在过去的一年里,学院团委在学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围绕“行远、知行、暖心、强基”四大工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行远工程:思想引领,筑牢青年信仰根基
01
聚焦政治功能提升
通过举办“谋新篇 启新程”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学第一次团课、入团积极分子培训会等活动,积极组织团员和青年参与专题学习。各团支部不断创新主题团日活动形式,丰富政治理论教育场景。



02
守牢网络阵地
为了更好地传播思想引领成果,学院打造微信公众号、抖音、学院网站新媒体矩阵,截至目前,“IT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共发布推文286篇,其中团学推文236篇,占比82.5%,累计阅读量达到1.2万次;官方抖音本年度发表47支视频作品,新增粉丝601人,单个作品最高播放量10.5万。除此之外,我们积极投稿到学校官微,配合学校新媒体的宣传推广工作。



二 知行工程:聚焦双创,以赛促创,以创促就
01
深入实施“12345”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学院坚持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举办团团说双创、青创大讲堂等活动积极组织、宣传、发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在2024年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赛事中共获奖360项,占全校获奖总数的43%,其中国家级奖项27项,省级奖项333项。大创国家级和省级立项各1项。



02
积落实落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学院按照“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工作安排,做好2024届困难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实现团干部帮扶结对学生100%就业;做好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工作,本年度举办师兄师姐返校园、企业HR访校园、专家学者进校园系列活动10余场。









三 暖心工程:服务学生,凝聚青春奉献力量
01
志愿服务
学院目前已与曲阜市陵城镇政府、莒南县大店镇政府以及明礼社区达成长期合作并签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与多个社区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全力支持配合校团委安排的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分别选拔输送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志愿者20人,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志愿者105人(含带队老师1人),《久仰曲阜·大型纪实情景演出》志愿者14人,并圆满完成任务。



02
社会实践
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8人通过“青鸟计划”平台到当地进行志愿服务,组建8支院级社会实践调研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1支队伍入选202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2支队伍获得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称号,63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志愿者。

03
校园文化活动
学院举办了校园蓝桥杯、PPT设计大赛、趣味运动会、女生节、十佳歌手、十佳主持人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文明校园建设。其中,孔子文化春会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 强基工程:组织建设,夯实团学工作体系
01
强化组织建设
学院认真落实党建带团建,本年度召开2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团的工作;基础团务工作规范,按时完成团费收缴、团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2024届毕业生学社衔接率达到100%;严格入团程序,加强学生团员发展和管理,规范开展入团仪式,增强共青团员的组织荣誉感,本年度发展团员72人。1人荣获省级优秀共青团员。


02
学生组织管理有力
学院从严建设团学组织,加强对学生会和各挂靠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一方面,持续深化学生会改革,严格执行《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相关要求;另一方面,社团活动有序开展,“IT联盟”入选2023-2024学年山东高校“活力社团”TOP100榜。同时,为确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学院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推进“接诉即办”落实落细,保障学生权益。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活动形式缺乏创意、宣传渠道不足、缺乏资源整合力度,以及跨校区办活动难度大,针对于这些问题,在2025年我们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全方位提升团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培养儒家文化特质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青春力量!
初审:周俞岑 复审:卓硕硕 终审: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