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秉承“博学笃志、择善敦行”的校训、“至诚至朴、求是求新”的校风、“诲人不倦、敦品励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切问近思”的学风,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101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虚拟现实技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2个专科专业。近三年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门,获批省教改重点项目1项,校级“智慧课程”建设立项3门。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437项,获国家级奖励28项。学院构建“三维立体”学团工作体系,打造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志愿服务三大育人品牌,学团活动多次被大众网、今日头条等官方媒体转载报道。1个志愿服务队入选全国大学生“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社团“IT联盟”入选2023-2024学年山东高校“活力社团”TOP100榜。
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学院持续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任教师20人,博士15人、在读博士1人,专任教师硕博比例达94%,获聘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拥有省级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吾守尔·斯拉木院士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另聘兼职教师30余人。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院坚持科研强院,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学科优势,凝练科研特色。大力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建有省工程研究中心、济宁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2个,组建了复杂系统及多机器人协同控制、人工智能研究院、智图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健康科技研究院等研究机构4个。近5年来获批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近20余项。学院获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科研项目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4篇。
(2025年3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