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学习《民法典》团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加强民法典宣传工作

2024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四周年纪念日,今年5月,也是我国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今年民法典宣传月的主题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涵盖了包括婚姻家庭、继承、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于《民法典》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和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追究侵权责任等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有关规定,你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民法典》解读

《民法典》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此同时,它也是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能够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让有恒产者有恒心,确保市场公平、透明,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吸引集聚生产要素,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效保障。为此,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法治措施,扎实推进营商环境领域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市场主体平等保护、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立法规划,完善立法内容,扩大立法范围,突出立法重点,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规范市场运行及政府行为,不断增强营商环境规则和标准的明确性、稳定性、透明性,对扰乱市场秩序、有损公平竞争、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惩治。

总之,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我们要加强法治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的意义

民法典的颁布,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学习《民法典》团日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2024年5月19日,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谷合作)4班在9#A402开展了以《民法典》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共有38人参加此次活动。

《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它像一把守护的利剑,保护着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那么,作为在校学生的我们,与民法典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让我们想象一下,当你在校园里买东西遭遇翻倍炒价时,你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呢?下面由王家伸为我们带来演讲《用好民法典,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律是保护弱者的长矛,也是约束强者的绳索。”让我们共同学习民法典,运用民法典,为自己、为同学、为学校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后,我呼吁大家,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心中有两盏明灯,一盏是信仰,一盏是法律,如果说信仰是前进的方向,那么法律便是前进的船标。在浩瀚的人生海洋中,如果我们是一只漂泊不定的小船,那么法律就是我们的导航灯,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如果没有了导航灯,多大的船,也在这一片浩瀚的人生海洋中继续迷茫,找不到任何方向。

2024年5月19日,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谷合作)2班团支部在9#A401开展以“学习《民法典》”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共有38人参加此次活动。

《民法典》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它明确了公民权益的界限,强化了对公民权益的保护,有助于构建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此外,《民法典》还加强立法规划,完善立法内容,扩大立法范围,突出立法重点,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规范市场运行及政府行为,不断增强营商环境规则和标准的明确性、稳定性、透明性,对扰乱市场秩序、有损公平竞争、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惩治。下面由王雅晴和王亚如为我们带来演讲《“典”亮生活,法护营商》。

通过学习《民法典》,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民法典》的每一条款都是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它提醒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促使我们在社会中成为一个遵法守规、负责任的公民。下面由刘诗涵、夏雨晴和杜欣妍带来演讲《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民法典保驾护航》。

本次团日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深入学习《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不仅仅把今天的学习当作一次任务完成,而是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应用法律知识。

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通过学习《民法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论述,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走深走实,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举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大学生模拟法庭

活动一、活动简介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青年法治教育,提高学生们文书撰写、逻辑推理、法庭辩论等综合法律能力,引导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校园,现举办济宁学院“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法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过程。简单来讲,就是对法庭审理案件过程进行模拟扮演。

活动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进行案例编写和模拟庭审。比赛以法庭辩论为主,参赛队伍成员模拟相应角色展开比赛,无需提交书状。模拟法庭将按照正式的庭审程序进行,包括开庭、陈述、举证、辩论、宣判等环节。参赛队伍需自行选择民法典中的某一章节或条款,结合生活实际,编写模拟案件,并进行庭审模拟。

二、活动安排(此活动由经济管理学院承办)1.各参赛成员请于2024年5月26日前加入大赛QQ群(127834058),更多比赛信息将在群内发布。2.参赛负责人请于2024年5月26日前将报名表(附件一)和模拟庭审视频发送至邮箱3248528015@qq.com,文件命名为“学院+负责人+剧本名称”。3.参赛队伍需提前准备好模拟案件、庭审材料以及角色分配等事项,确保庭审模拟的顺利进行。

编辑:邵语彤    总编:邵语彤    责编:卓硕硕    审核:张颖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