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计科新声·赋能成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顺利完成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5-09-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助力新生融入大学环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紧扣“角色转型、学业起步、职业规划”核心诉求,对学院全体2025级新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课程。将“强国理想铸魂、资助政策护航、第二课堂赋能、职业路径拆解”四大核心课程与计算机专业特色深度融合,打造精准化、场景化入学教育体系,帮助新生找准新工科学习发展的方向坐标。

一、强国理想铸魂:锚定报国“坐标系”

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朝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为切入点,通过展示新型国产化装备、直播收看人数、国际关注度等关键数据,直观呈现国家“强起来”的硬实力;随后串联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结合新生成长背景解析发展密码,帮助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关联。学院团委书记范建田围绕“青年如何以实际行动追求政治进步”分享,聚焦“入党申请书的精神内涵”与“理想信念的实践路径”,指出入党是青年坚定信仰、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起点,同时鼓励新生在专业学习中锤炼本领、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资助政策护航:送上求学“安心卡”

学工处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付洁从“国家-省-校-院”四级资助框架入手,针对重点资助项目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绿色通道、校内奖学金、困难生认定、特殊困难补助等十个项目,逐一明确各项目的资助标准、申请流程与时间节点,让学生对资助体系有整体认知,清晰掌握申报要点。同时,付洁结合真实案例,从“守诚信、知感恩、勇担当”三个层面开展教育,引导学生珍惜资助机会,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学习动力,毕业后积极回馈社会。此外,还特别提醒学生警惕各类“助学金诈骗”信息。

三、第二课堂与学业发展:绘制成长“双轨蓝图”

学院团委副书记李德法指出,大学是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平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载体。他介绍,该制度突破了第一课堂单一评价维度,将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领域的参与及成果纳入评价,全面勾勒学生成长轨迹;同时系统梳理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公益服务、创新创业实践等板块价值。辅导员孙莉莉结合四六级备考节点,介绍图书馆真题解析、词汇集锦等备考资源;同时重点开展反诈宣讲,提醒新生严守个人信息防线,警惕各类诈骗行为,避免财产与信息损失,既为新生夯实学业基础,又筑牢安全防线。

四、职业路径拆解:绘制就业“路线图”

辅导员张亚敏从就业的核心内涵切入,系统阐释了就业作为大学学习成果检验与人生新阶段起点的双重意义。同时还介绍了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国内外升学、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形式,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就业渠道。在学院就业风采展示环节,通过整体就业数据与专业发展特点的讲解,展现了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突出成效。各专业凭借鲜明的培养特色与扎实的教学质量,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与升学率,毕业生在政府机关、科研院校、企业等多个领域均有出色表现,为新生树立了良好榜样。

本系列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课程既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为2025级新生量身定制的“入学成长指南”,更是衔接学生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的“桥梁”。后续学院将持续聚焦新生需求,以学科特色为抓手,推出更多贴合计科学习场景的指导活动,陪伴新生在代码攻坚、技术探索中稳步前行,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IT新青年。

撰稿:卓硕硕、刘一诺    摄影:院宣传部    审核:苏宁    责编:卓硕硕、刘一诺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