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工作方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2025年9月中旬起,以“三融三促”为主线,系统谋划、全员参与、多措并举,扎实推动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入脑入心,引导广大学子筑牢信仰之基,砥砺强国之志。

一、融于课堂教学,促理论知识“实”起来
学院坚持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参加校级集体备课会,统一思想,凝练共识。兼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辅导员的思政课教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理论课堂中,巧妙嵌入伟大抗战精神、新时代国防成就、科技强国案例,激发学生爱国心和自豪感。全院50余个班级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题班会与“开学第一课”紧密结合,辅导员、班主任带头讲述英雄故事、解读安全形势,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深刻理解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

二、融于实践体验,促教育形式“活”起来
学院着力拓展“行走的课堂”,让教育“活”在身边。组织全院学生线上线下相结合观看“大国担当”思政大课;全体2025级新生参加了学校2025级新生军歌大赛,用歌声抒发赤子情怀,展现强国有我抱负,我院学子组织的合唱《祖国不会忘记》在十五个队伍中脱颖而出,获比赛一等奖;组织新生参加千人红歌合唱,我院学子歌声嘹亮、气势如虹,《保卫黄河》《强军战歌》等经典曲目响彻场馆,在歌声中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组织参加“国防讲堂”,聆听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首席教授、军事学博士胡坚,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教授桑成舟剖析国际局势,进一步涵养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意识、砥砺担当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暑假期间,组织28支队伍,共计194名学生骨干赴临沂、泰安、日照、潍坊、枣庄等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这些实践活动,将抽象的国家观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具体行动,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融于专业特色,促报国行动“潮”起来
作为理工科学院,计算机学院积极探索“思政+专业”的育人新路径。学院积极动员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案例和要素融入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让爱国和国防教育在视频、动画和代码中跃动后期,学院计划举办“代码书写爱国情”编程创作大赛、国防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鼓励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技术报国的具体实践,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第一阶段工作已圆满完成,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三融三促”模式,持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不断巩固教育成果,努力培养心怀家国、精通技术的时代新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计算机人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杨朝、卓硕硕 摄影:李芮 审核:苏宁 责编:卓硕硕、刘一诺